被動語態雖然看似很複雜又難懂,但只要明確知道使用原理及時態,被動語態就沒有那麼的困難。今天接續上一篇【被動語態 3 個使用時機】的內容將介紹不同時態的被動式、使役動詞和感官動詞的用法,讓你從此再也不畏懼被動語態!
▲只要明確知道使用原理及時態,被動語態就沒有那麼的困難。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簡單式被動句,
主要架構為「主詞 + is/am/are 或 was/were 或 will be + p.p.」,
中間的動詞會依據時態的不一樣而有所不同。
現在式 | S + is/am/are + p.p. |
過去式 | S + was/were + p.p. |
未來式 | S + will be + p.p. |
接下來就看看以下三個時態的例句吧!
現在式:
Many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drunk driving.
許多意外事故都是酒駕造成的。
過去式:
The movie was released in 2010.
這部電影在 2010 年上映。
未來式:
The new restaurant will be opened next Monday.
那家新的餐廳會在下週一開幕。
▲句子中間的動詞會依據時態的不一樣而有所不同。
進行式常用到的是現在式及過去式,與簡單式的差別在於 be 動詞和 p.p. 之間
加了一個 being,主要架構為「主詞 + is/am/are 或 was/were + being + p.p.」。
現在式 | S + is/am/are + being + p.p. |
過去式 | S + was/were + being + p.p. |
接下來就看看以下兩個時態的例句吧!
現在式:
The computer is being fixed right now.
電腦正在被修理中。
在這個例句當中,後面的 now 就是常與現在進行式一起使用的時間副詞。除了 now 以外,at present 也是常使用到的時間副詞。
過去式:
The basketball game was being played at 8 last night.
昨天晚上八點鐘,有一場籃球賽正在進行。
*未來進行式被動句呢?
其實不是沒有,只是因為使用到的機率相當小。 但如果真的要使用的話,它的架構為 主詞 + will be + being + p.p.。 (這句我想想怎麼講比較好)
The popcorn will be being eaten by my brother when I get home.
在我回家的時候,我弟將會正在吃爆米花。
這句話看似有點像印度神童預言在未來某個時刻某件事情會進行,這也是未來進行被動式非常少見的原因。
▲未來進行式被動句使用的機率非常小。
學會了前面的簡單式以及進行式之後,最後就要來介紹完成式被動句了。完成式被動句的主要架構為「主詞 + have/has/had + been + p.p.」。
現在式 | S + have/has been + p.p. |
過去式 | S + had been + p.p. |
未來式 | S + will have been + p.p. |
接下來就來看看以下三個時態的例句吧!
現在式:
Have you ever been hit on by someone?
你有曾經被搭訕過嗎?
過去式:
The house had been broken into before the police came.
警察來之前,房子已經被闖入了。
未來式 :
The problem will have been solved when you come to the office tomorrow.
明天你來公司的時候,問題就已經被解決了。
除了上述的簡單、進行以及完成的被動用法以外,感官動詞和使役動詞這兩個類別的被動式有著自己獨特的架構。以下就來看看感官和使役動詞的主、被動差別以及它們各自的文法架構吧!
感官動詞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人的五官相關的動詞,例如:看、聽、嗅等。
感官動詞的被動句型架構為「主詞 + be + 感官動詞 p.p. + to 原型動詞/動詞-ing」。
我們來看看以下這個主動句。
I saw Henry enter the classroom.
我看到 Henry 進入教室。
感官動詞的主動句型架構為「主詞 + 感官動詞 + 原型動詞」,如果要把它改成被動句就要使用剛剛上面提到的架構。我們來看看這句的被動句該怎麼寫。
Henry was seen to enter the classroom.
或
Henry was seen entering the classroom.
首先第一個被動句使用了「感官動詞 p.p. + to 原型動詞」也就是 was seen to enter,而另外一種寫法可以將動詞 enter 改成 entering 變成 was seen entering。這時候就不要再加 to 了喔!
以下表格中為常見的感官動詞
see | 看到 |
hear | 聽見 |
watch | 長時間看 |
使役動詞其實是英文中某一類的動詞,而他們被拿出來自己歸類的原因在於,使役動詞具有「使」或「讓」某人做某件事,或者「使」或「讓」某件事情發生,最常見的使役動詞為 let, make, have。以下就來看看使役動詞在主、被動句上面的句型架構及用法差異吧!
let 這個使役動詞代表「讓」某人做什麼事情,而它的被動句型架構為「let + 受詞 + be p.p.」,我們先來用 let 來造一個主動句。
I won't let them treat my friends that way.
我不會讓他們那樣對待我的朋友。
假如要將這個主動句改成被動句的話,就要將原型動詞改成 be + p.p.,也就是將 treat 改成 be treated 接在受詞後面。
I won't let my friends be treated that way.
make 有「強迫」某人做某事,而 have 則是有「叫」某人做某事的意思,在態度上make 比 have 再更強硬一些。這兩個使役動詞與 let 的最大差別在於 let 的句型需要將原型動詞改成 be p.p.,而 make 跟 have 的句型無須在 p.p. 前面加 be。
來看看下面的主動句。
I had Tim fix my computer this morning.
我今天早上叫 Tim 幫我修電腦。
如果要將此句改為被動句的話,就是將 fix 改成 fixed 並且將它放到受詞 my computer 後面。
I had my computer fixed by Tim this morning.
▲make 有「強迫」某人做某事,而 have 則是有「叫」某人做某事的意思。
最後跟大家補充,有些動詞或片語是沒有被動的用法。像是 take place, happen, break out 這類的片語都是指「發生」的意思,來看看下面例句。
The meeting will take place in Taipei tomorrow.
明天會議將會在台北舉行。
以上這個例句的 take place 我們就不會使用 be taken place 來表示。除此之外,像是 look, feel, taste, smell 這類的動詞也不會使用被動句來表示。例如:
The food tastes delicious.
這食物嚐起來真美味。
同樣的,tastes 我們也不會用 is tasted 來表示,而會直接用主動的方式來呈現。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整理不同型態的被動句型。
大家有沒有更了解被動語態的用法呢?
也歡迎觀看影片來更熟悉被動語態的用法喔!
學習一段時間後,也要找線上真人顧問做實戰演練,才能更融會貫通的使用喔!
歡迎至 WUWOW 預約免費英文健檢
或是關注 IG / FB / YouTube 社群帳號
即時瀏覽最新資訊,更快速吸收新知及課程優惠哦!